信息详情
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氯化钙-氨(CaCl2-NH3)吸附制冷工质对在吸附,解吸过程中的膨胀,结块等现象限制了这一吸附剂的应用.通过调整吸附剂膨胀空间与吸附剂所占用体积的比例γas,研究了吸附剂吸附过程中的膨胀与结块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吸附中的衰减情况与γas有关,在γas较大时,吸附剂的衰减现象较严重,CaCl2的吸附过程相对于解吸过程所存在的滞后现象已经超出物理吸附滞后圈理论所能够解释的范围,该成因与化合物的稳定常数以及非稳定常数有关.同时还发现,γas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说明吸附剂适度的结块有助于'氨合氯化钙'这一络合物的形成.对γas为3:1以及2:1时的活化能分析表明,γas为2:1时形成络合物所需的活化能要小于γas为3:1时所需要的活化能.通过对实际制冷应用的分析表明,γas为2:1时,在蒸发温度为0℃的条件下,每个循环周期的制冷量可以达到945.4kJ/kg吸附剂

氯化钙是一种大宗的基本化工产品.由于其用途的不断拓展,以及国家大力推广循环经济,使我国氯化钙产量近几年有了飞速发展,目前总产量已超过100万吨.但氯化钙的干燥成型技术却远远滞后产品发展的需要,因此这两年国内致力于氯化钙干燥成型技术的研究机构和装备生产企业也越来越多,成为一个开发热点技术.通过对氯化钙产品特性的分析,干燥造粒技术的讨论,提出了用流化床进行氯化钙溶液一步法干燥造粒的技术方案.设计了年产4000吨颗粒状无水氯化钙生产装置,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并用实际操作数据对相关控制参数进行了分析讨论,为更大规模装置的设计和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氯化钙干燥造粒技术的开发目的,是使目前的初级产品能够达到更好的质量,通过生产技术的改进,改变目前该产品低端竞争的局面,实现产业升级,开拓国外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利用热力学,流体力学原理,结合化工生产实际工作经验,解决了氯化钙在造粒过程中易结块,结壁,返料系统易堵塞的难点,巧妙设计了出料管的布置和液体喷头的结构,使装置能够连续运行三十天以上不结床,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氯化钙的生产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多是由工业生产的副产物来获得.我国氯化钙也是由老碱法(索尔维法)生产纯碱的副产物中回收,或从盐酸法生产沉钙的副产物中回收,每年可回收量在20万吨以上,但实际回收量却很小,绝大部分副产氯化钙都作为废渣或废液排放,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氯化钙还未开辟其广阔用途所致.近年来,氯化钙的用途正在被人们所重视,冷冻,冶金,石油钻井对氯化钙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浙江一带还组织小批量片状氯化钙出口.1986年底,的无水氯化钙价格已上升到500元/吨以上.